动中修静
我常說「修行要福慧雙修」,福就是造福人群,而慧要從何修呢?我想從一則故事講起。
在日本有位很有名的教授,他出了一個題目,要學生畫出「靜」的景象。
學生們都很用心地畫,其中有位學生畫了一個湖泊,水面清澈無波,遠處有一座山,旁邊有些樹木,近處有些花草,景色真的很優美寧靜。
另一位學生也畫了一個很大的湖泊,周圍有很雄偉的山,有一道瀑布直瀉而下,湖邊樹上有一個鳥巢,巢裡有一隻小鳥睡得好香甜。
最後評鑑的結果,那幅山中瀑布的畫作轟動了日本。
題目是「靜」,但是一看到瀑布,就會想到分秒不停息、奔騰地飛湍,絲毫沒有靜的表徵,為什麼這幅畫會成為「靜」的最佳作品呢?評審教授認為這就是真正懂得靜的心境,而且完全表現在小鳥身上。在瀑布急流邊,牠能夠高枕無憂,是不是真正的靜呢?這也可以說是禪的境界。
人生應該要做到在「動中取靜」,我常強調,修行就是要在人群中互相磨練,在動中訓練靜。因為人生單獨一個人靜默的時刻不多,而且只要有人進入靜的環境,外 界有了一點聲響,往往就會起心動念,不但如此還可能會生出煩惱;如果把自己放在動態、複雜的環境中,反而能真正訓練出一股寧靜的心境來。
很久以前有對同窗好友,對佛教有著相當大的興趣。於是約定二人各自尋找不同的師父,十年後再聚會,好互相切磋修行的境界。
十年的歲月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空過時日,這兩個好朋友再見面時,一個已是非常有成就的法師,一個仍然是煩惱滿身。
二個人見面時,這個滿身煩惱的朋友,拉著那位法師的手問:「這幾年我時常聽到你在外面弘揚佛法,成就很大,請問你的師父平時如何教導你?」
法師就說:「師父教我的是:我們平時知道而沒有注意的事。」這位朋友不了解,又問:「請你再說明白一點,好嗎?」法師說:「我的師父就像一位畫師,他畫了 一幅旭日東昇的景象,要我照著去畫;我本來就知道旭日東昇的景象,只是不知道從何處著手,師父只指點我如何下筆、收筆。我們平時生活在人群之中,只是習氣 在不知不覺中依然故我,師父的指引就在時時警惕我們,剔除不好的習氣。」
修行要在日常生活、言語動作中檢點自己。譬如走路要輕輕抬起腳,踏穩步伐;日常生活中本該如此,行動敏捷而沒有聲音才是走路的功夫。走路人人都會,端看有沒有下功夫而已。
我們若能在人群中,時時反省改過,凡事認真踏實去做,心境自然清明,智慧自然生成,這就是修慧的方法。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