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8, 2009

事來即應 應過即放

對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不做無謂的回憶與計較,那是“無悔”;對未來還未發生的事情,不做無謂的想像與擔心,那是“無憂”。我們唯有把握現在,務實與即時地盡情揮灑,才是真正地活在當下,也是最美的心地功夫。

曾經有人請示證嚴上人:“上人!您每天面對各種形形色色的人,也要為人們處理許多疑難雜症,請問您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上人回道:“當人與事在我面前出現時,我就像一面鏡子,完全反映出來;當人與事離開時,這面鏡子又回復原來,一片淨空。”這是覺者活在當下的心境寫照,也是“前腳走,後腳放”的生活哲理。
 
想過去是雜念,想未來是妄想,活在過去或未來,都是不切實際的虛幻人生;
這會深深否定了自我的存在,也會如浮萍一般,漂浮不定,漫無目標。

人生只能記憶,不能回憶。過去的陳年往事無論是痛苦或甜蜜,只要去回憶都不是很有意義。有一次我回台灣,與一位久未謀面的老朋友敘舊。這位朋友十多年前曾經遭受她一位摯友的誤解而彼此心生嫌隙,她因此而心靈受到創傷。幾年前我們曾經見面,也耐心傾聽她的牢騷與怨懟。此次碰面,她又與我談起一件人事上的挫折,我耐心聆聽她的傾訴,本來心中想著要如何開解她,並與她分享應對之道。但是,聽完之後才發覺,原來還是十年前的同一件事。我頓時甚覺訝異,如此不如意之陳年往事,放在內心深處十多年而永難忘懷,還隨時拿起來加深記憶。如此紛亂的心田,很難開出智慧的花朵,想要擺脫煩惱的糾纏,談何容易?

對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不做無謂的回憶與計較,那是無悔;對未來還未發生的事情,不做無謂的想像與擔心,那是無憂。過去的已經成為歷史,未來的我們還在規劃,唯有把握現在,務實與即時地發揮功能與良能,如此活在無悔與無憂的實際生活中,才是真正地活在當下,生命才會有意義。

不斷地回憶過去或擔心未來,這樣就是與心靈不契合,心靈也就不會有喜悅。如何才是契合?就是將有益心靈的牢記心頭,將無益心靈的放諸水流。一個人如果一直在“回憶過去”、“懷念過去”或是“擔心未來”、“煩惱未來”的時候,基本上,這個人不能算是活著。因為我們正忙著回憶與擔心,那不是生命。生命不是活在想像中或回憶中,而是必須實際體驗。也只有實際體驗,才能讓生命充滿意義,而實際體驗就發生在生命中的每一個當下。活在當下,就意味著掌握生命的全部。所以才會說:連接每一個當下就是永恆。                                            
一旦碰到了大小事情,不要鑽牛角尖,面對它、善解它,並用心對治它;
對治過後就要心存因緣觀將一切放下,人生才會幸福、才會自在。                                               
我們可以試試去體會:將我們從小至長大不同年齡階段的相片拿在手上對著鏡子照,如果這幾十張甚或幾百張的相片都是“我”的話,那是不是有幾十幾百個我?然而“我”應該是只有一個,而這一個“我”就是站在鏡子前面的自己,不是相片中的自己。這告訴我們一個事實:當下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能活在當下的人,才有可能心上無痕及不置心中,這是最美的心地功夫。然而要凡事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到最後放下它,若不從小處學習做起,談何容易?我們常常在對境之際,不可避免或識時務地做到了面對它,也心甘情願地接受它,甚或盡心盡力地處理它,然而對於應對之後的結果,卻時時“遇緣生心”,很計較地放在心上,揮之不去,造成痛苦的人生。所以靜思語才說:“幸福快樂不是擁有得多,而是計較得少。”

人生如要不斤斤計較,或不到處比較,就要凡事不要太認真。不要太認真不是不用心的意思,而是一旦碰到了大小事情,不要鑽牛角尖,面對它、善解它,並用心對治它,對治過後就要心存因緣觀將一切放下。放下包袱,人生才會幸福;放下布袋,人生才會自在。

“事來即應,應過即放”就是告訴我們:一邊把握當下,一邊看開放下;提放之間的分寸拿捏清清楚楚,當下與放下兩者運作如如自在,這樣我們才會是生活高手,也才是真有兩下子。

某日清晨,清心靜思,若有所悟:

善緣惡緣總是緣,生住異滅一念間。
順來看破無常觀,隨順因緣心平常。
無生無滅無增減,苦集滅道有良方。
逆來順受皆如常,因緣隨順如是觀。

轉載自《用心看慈濟》

Read more...

Wednesday, November 4, 2009

出門要提醒 回家要反省

【用心看慈濟】 ◎ 劉濟雨

我們很容易看見別人的缺失與弱點,但卻難以藉別人的境界去自我提醒與自省。如果做不到一日三省,至少也要三日一省;唯有依靠自覺,行為造作之準繩才不會有所偏差。

有一位志工很喜歡以自己的定見去仗義執言,甚至心直口快去直諫她的組長及其他志工,對她不滿的聲音時有所聞,因此她也發覺自己人緣不是很好。雖然如此,她不但不怪罪別人,還時時把握機會虛心請教別人,而當善知識提醒她是自己不懂得“直話圓說”時,她總是以感恩的心態立即醒悟。然而,事過境遷之後,又是重蹈覆轍、故態復萌。

有一天,她問我如何改善此缺點。我以上人法語與之共勉:“有正義感不如有使命感。”有正義感是很好,但正義感很容易讓人義憤填膺,造成言行意氣用事。人要有自知之明,一個道理必須自己做到了才有力量去影響別人,謂之:自度度他、自覺覺他。使命感是自己要先能約束自己、鞭策自己,盡到本分也有本事了,意即有了身教之後,才有說服的力量去教化及導正他人。自己做不到或還未做到的事情卻苛求別人,這是“己所不欲,悉施於人”。只會令自己挫折感。我婉轉對她說道:如果別人也以這種心態苛求你,你的感受如何?她聽後恍然大悟。離開時,我送她一句話彼此共同警惕 ── 出門要提醒,回家要反省。

一個人會感覺不敏銳,感受不清楚,通常有兩個原因:一是昏沉、二是散亂。

佛法修得好的人,自覺力會比較好,覺性比較高,也就是“感覺很敏銳”、“感受很清楚”。這樣的人一定對自己及自我的缺點、個性等,以及生活周遭的人事物,了解得很清楚,他一定也對自己苦惱的原因有所了解。一旦能反觀自照、自我省察,才知道要選什麼法門來修,在哪裡修,該怎麼修,怎麼調整自己的觀念與習氣。若對自己不清楚,不知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也不知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只是漫無目標到處聽經參加法會,最多也不過是聲聞緣覺。已經在修學了,就要“明其體,知其法”,意即了知目標方向在哪裡,這樣才不會忙得沒有方向、沒有目標、沒有重點,否則也只是“盲修瞎練”,這是大多數人學佛無法進步的原因之一。

佛法不怕眾生的煩惱重,再深重的煩惱佛法都可以化解,然而佛法對一種人是“沒法度”,就是一生懵懵懂懂、渾渾噩噩,對自己完全不清不楚、不知不覺。此猶如病人說不出自己的病痛,甚或已經病了但卻諱疾忌醫,醫生就難以為其下藥一般。一個人會感覺不敏銳,感受不清楚,通常有兩個原因:一是昏沉 ── 可能是生活習慣不好或睡眠不足,沉迷於酒精、藥物,或偏好感官上的刺激,如大吃、大喝,音樂開得大大聲等等。一是散亂 ── 頭腦胡思亂想、思緒渾沌不清,做事精神無法集中,注意力分散。一個人如果經常處於昏沉與散亂,則他的心是軟弱無力的,無法克服煩惱。

有些人很會苛責別人、不放過別人,但卻很容易原諒自己而輕易放過自己。

一天到晚昏沉的人不多,但時時處在散亂狀態的人就很多。“正定”或“大定”不易修煉,此乃我們生活中的誘因太多,五欲攻心或心無正念的摧殘下,要“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實在不易。昏沉與散亂甚至是障礙修行的五個敵人中的兩個強敵,也是住在我們心中的兩個惡魔,“外魔易躲,內魔難防”,內魔就是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煩惱、誘惑、邪知、邪見及夜叉邪魔的外道思想,要不被它影響及誘惑,我們須有強大的意志力,這要提早修煉及培養。

既要修行,就要懂得覺察自己的憂悲苦惱,進而去觀察令自己苦惱的原因,去找出是哪些因緣聚集在一起而令我們產生煩惱,這就是“集諦”。人們想盡辦法要放下苦惱、放下包袱,這個過程就叫做“苦、集、滅、道”。佛法並不否認很多外在因素是令我們苦惱的原因之一,只是我們大多只見到外在因素,而忽略了內在因素,意即只知“攘外”而忽略“安內”。其實先能安內,才能攘外,我們很容易看見別人的缺失與弱點,但卻難以藉別人的境界去自我提醒與自省。就如有些人很會苛責別人、不放過別人,但卻很容易原諒自己而輕易放過自己。

隨時自我把脈、自我診斷,才能為下一次做好“不二過”的預防工作。

“ 安內”是指安住自己的內在心境;“攘外”是指不受外在環境的左右及影響。內在的家如果經常是雜亂無章,外在環境再怎麼優雅都沒用。這個內在因素反而是苦惱與紛亂的主因,叫做“執著”,也是內魔之一。只是我們很容易看見執著的現象,但卻不易看到執著的本身,就有如我們容易看見飛起的塵土,但卻看不到風的實體一般。雖然看不見,但它卻是存在的,此謂之“明心見性”。要看清實相就要學習時時反觀自性,隨時覺醒自己。

孔子是一日三省吾身,隨時自我把脈、自我診斷,才能為下一次做好“不二過”的預防工作,此猶如電腦防火牆的防範措施,電腦才會有防毒的保護功能,人腦跟人心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如果做不到一日三省,至少也要三日一省,唯有依靠自覺,行為造作之準繩才不會有所偏差。

學佛的尺是用來量自己,不是量別人;靜思語是用來警惕自己,不是教訓別人。日常生活中,唯有時時自我叮嚀:早上出門要提醒,晚上回家要反省。這樣才能:心寬念純分秒中,克己復禮言行間。

(转载自第114期慈济世界

Read more...

Tuesday, November 3, 2009

开阔“心室”

法髓共同體

“這次災難,正考驗我們是否能在苦難中增長智慧?彼此間能否以菩薩心相互包容、善解?”行腳到高雄靜思堂,上人深切勉眾,莫拉克風災是大自然的“現境教育”,人人當受教,從中成長慧命。

上人期許法親們平時要合心、培養好默契,如此即等同“法髓共同體”;只要哪裡有災難,就能心志、力量相合去付出。

“要以禮維持人與人之間的和氣。不要覺得都是‘自己人’,說話就不客氣。一句傷人的話,可能比劃人一刀的創傷更大,致使人心受傷,難以撫平。”上人提醒,大家都還是凡夫,相處時莫忘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此“四神湯”。

“要感恩法親構成慈濟菩薩團體,才有大力量成就志業,否則只憑一人之力,絕對做不到。有感恩心,就會彼此尊重;彼此尊重,說話就不會橫衝直撞。要多溝通,彼此善解;若真正做到善解,必能和氣、互愛。”

與人發生磨擦、自覺被人話語所傷;上人教導要自我反省,是自己心胸不夠寬闊、包容心不足,才會受人衝撞。“‘心室’狹窄,只要起一個小小動作就會發生擦撞;‘心室’寬廣,則能包容一切。”

上人強調要將法髓“聽入心、做得到”。“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是用來自我要求的良方,並非拿來要求他人的量尺。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與人相處;運用‘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彼此互動,則可兼顧默契培養與功能協調,在非常時功能合一、立即運作。”

Read more...

October 2009 Recycling Proceeds

Proceeds from the first recycling of the trimester:

Item Weight * Unit price Total (RM)
Cardboard/paper
518kg * RM0.22
113.95
Plastic
106kg * RM0.60
63.60
Aluminum /cans
4kg * RM3.00
12.00
Scrap
7kg * RM0.20
1.40
Total
190.95

Thank you all for your support and contribution! ^^ The next recycling is scheduled on 25/11 (Wed). Please keep the recyclables, together we turn trash into gold, gold into love ;)

gan en~

Read more...

Friday, October 30, 2009

Ethiopia Seeks Urgent Food Aid for 6 Million

Before throwing away leftover food or producing more carbon footprint, read this...

"Ethiopia says it needs emergency food aid for 6.2 million people. The crisis stems from a drought that has affected much of the Horn of Africa, including Kenya and Somalia. Mitiku Kassa, Ethiopia's state minister for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appealed to donors Thursday for more than $121 million. Ethiopia drew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in 1984 when a famine compounded by communist policies killed 1 million people. Drought is especially disastrous in Ethiopia because more than 80 percent of people live off the land."

(Source: The Star Online; Read more: New York Post)

Read more...

Wednesday, October 28, 2009

09/10 年第二學期活動表

09/10 年第學期活動

地點

居家關

06/12/09(星期)

8.30am - 1.30pm

Serdang

小共

12/11/09(星期)

10/12/09(星期)

8.30am - 1.30pm

MMU

社区环保

15/11/09(星期)

20/12/09(星期)

7.30am – 1.00pm

Serdang

回營茶會

03/11/09(星期)

6.30pm – 9.30pm

MMU

機構關懷 - Selayang

07/11/09(星期)

8.30am - 1.30pm

Selayang

新芽

31/10/09(星期)

01/11/09(星期)

7.00am – 5.30pm

Puchong

Cyberia定期環

28/10/09(星期)

25/11/09(星期)

6.00pm - 8.00pm

Cyberia MMU Cyberjaya

Read more...

Recycling Today (28/10) @ Cyberia

It's our recycling collection day again!

We would appreciate it very much if you could pack your recyclables (categorize them if possible) and leave them in front of the lift around 5pm today. We shall come to collect them around 6pm :)

Unsure of what items are recyclables and how to categorize them? Here's a slide show for your reference ;)



If you are interested to join us for the collection, kindly gather near A1 water machine at 5.55pm. We would be very happy to have you with us. gan en ^^

Read more...

Back to TOP